1、在功能布局和房间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。 2、在人流进出频繁的地方安装**设备,以阻断内外气流交换,减少室内冷暖气的消耗。 3、在建筑材料上使用保温、隔声、节能、防水等新型材料.如加气混凝土砌块、混凝土空心板等新型墙体材料和新型保温节能塑钢门窗等等,在自然采光部位选用热反射玻璃、中空玻璃等隔热、密封材料。 4、在照明方面,采用节能电光源,如节能荧光灯、金属卤化物灯、钠灯等,在环境特定需要增加光源档次时,照明设计中应特别采用王奕先生**提出的“目的性照明理论”,并合理设计公共场所的照明控制线路,露天场所可采用光电控制开关,客房走道可根据情况设计定时熄灭部分光源的线路,客房内则可采用插卡取电开关等。 5、供水系统在设计中选用节水用具和设备,如采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以提高供水质量和减少能源消耗,公共场所采用感应式自控温度水龙头,以及中水处理设备和锅炉回水、空调冷却水循环利用等技术设备。 6、空调系统除选择节能制冷机组和新型制冷剂外,还可采用蓄冰制冷设备,即利用深夜供电系统用电低谷时间,电费价格较低时制冰,以备用电高峰时空调冷冻水系统使用,可节约电费30%-40%左右。另外,局域变频空调乃至分体多机或空调也可以依据不同酒店的不同性质、不同规模进行选用,在运行中可以实现分区启动,降低无效能耗。